




法門寺唐代地宮絲綢保護取得重大進展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2-07-09 12:17:00
中德合作對法門寺絲綢的揭展保護取得重大進展。近日,隨著繡裙、羅衫等6件絲綢服裝的成功揭開,歷經(jīng)1000余年后唐代絲質品的靚麗容顏再次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據(jù)了解,法門寺唐代地宮絲錦織品有700余件,幾乎包括了唐代絲綢的所有品類,被譽為中國唐代絲織品的寶庫。由于長期處于潮濕的地下環(huán)境內(nèi),又兼法門寺塔身幾經(jīng)坍塌重建,地宮中整摞放置的絲織物遭受砸壓,1987年發(fā)掘時絲織物大多數(shù)已褪色朽爛,限于條件,考古專家們當時采取了絲綢整體提取密封保存的保護措施。
陜西省文物部門多次邀請國內(nèi)外有關絲綢研究專家,試圖對法門寺地宮出土絲綢文物進行揭展保護,但均因揭展手段或保護技術難以滿足文物保護必須具有“可逆性”要求,紛紛擱淺。現(xiàn)在游人在法門寺博物館看到的幾件絲綢服飾,僅僅是個別保存較好的單件絲織物和少量絲綢殘片,而大部分整摞無法揭開的絲織品只好低溫冷藏。
據(jù)專家們十余年研究,法門寺地宮絲綢中織物類別包括了錦、綾、羅、絹、縑、紗、綺、繡等8種,其工藝大量采取了反映唐代絲織工藝最高水平的印花貼金、描金、捻金、織金等手法,在綾紋織金錦中,捻金線平均直徑0.1毫米,最細處僅0.06毫米,比頭發(fā)絲還細,每米金絲線上繞金箔3000捻回,為古今絲織中一絕??脊艑<以诘貙m文物清理中看到,地宮白藤箱內(nèi)堆積的絲綢衣物厚度達23厘米,約780多層,專家估計其展開面積可達400多平方米。
據(jù)了解,法門寺唐代地宮絲錦織品有700余件,幾乎包括了唐代絲綢的所有品類,被譽為中國唐代絲織品的寶庫。由于長期處于潮濕的地下環(huán)境內(nèi),又兼法門寺塔身幾經(jīng)坍塌重建,地宮中整摞放置的絲織物遭受砸壓,1987年發(fā)掘時絲織物大多數(shù)已褪色朽爛,限于條件,考古專家們當時采取了絲綢整體提取密封保存的保護措施。
陜西省文物部門多次邀請國內(nèi)外有關絲綢研究專家,試圖對法門寺地宮出土絲綢文物進行揭展保護,但均因揭展手段或保護技術難以滿足文物保護必須具有“可逆性”要求,紛紛擱淺。現(xiàn)在游人在法門寺博物館看到的幾件絲綢服飾,僅僅是個別保存較好的單件絲織物和少量絲綢殘片,而大部分整摞無法揭開的絲織品只好低溫冷藏。
據(jù)專家們十余年研究,法門寺地宮絲綢中織物類別包括了錦、綾、羅、絹、縑、紗、綺、繡等8種,其工藝大量采取了反映唐代絲織工藝最高水平的印花貼金、描金、捻金、織金等手法,在綾紋織金錦中,捻金線平均直徑0.1毫米,最細處僅0.06毫米,比頭發(fā)絲還細,每米金絲線上繞金箔3000捻回,為古今絲織中一絕??脊艑<以诘貙m文物清理中看到,地宮白藤箱內(nèi)堆積的絲綢衣物厚度達23厘米,約780多層,專家估計其展開面積可達400多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