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裝商機會不會曇花一現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2-02-24 15:40:00
整個春節(jié)無處不在的“唐裝”渲染著濃烈的節(jié)日氣氛,盤扣的、對襟的、斜襟的、繡花的,絢爛的唐裝讓春節(jié)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味道十足。
時尚的唐裝熱不僅讓成衣銷售店賺了個缽滿盆盈,江浙一帶許多已停產或半停產的絲綢廠也受益匪淺———開足馬力生產織錦緞面料,上游企業(yè)制絲廠也因此忙個不停。久受冷落的中式服裝制衣店也由此重獲新生。在北京市大新紡織專做中式服裝的滿福來、博人兩家柜臺,光做衣服的手工費一天就收了一萬多元。唐裝的盛行更是激發(fā)了蠶農們來年養(yǎng)蠶的積極性。看來,領導今年唐裝新潮流的上海APEC會議功不可沒,民族文化蘊藏的魅力轉眼就轉換成為巨大的經濟效益。有人估算,僅北京就有200多萬人穿上了唐裝,按每件唐裝平均200元保守計算,那就是4個多億的大市場!
然而,唐裝盛行也讓人頗有隱憂。在北京,唐裝占領了街頭巷尾的每個服裝攤,連開食品店的也捎帶經營起唐裝,至于各大型綜合商場、超市、批發(fā)市場,更是唐裝銷售的主渠道。面對巨大的市場,不少粗制濫造的唐裝乘機搭車銷售,有些廠家為趕活兒,便敷衍了事降格以求,質量難保參差不齊。如此下去,弄不好會砸了“唐裝”這個民族品牌。
盡管專家一再呼吁唐裝工藝來不得半點馬虎,真正“過得去”的唐裝價格“絕不會低于600元”,然而市面上仍然充斥著價格低廉的唐裝,這些唐裝面料往往不夠精良,做工也比較粗糙。市場上走一圈,發(fā)現還是二三百元普通價位的唐裝最為好賣。一位正在選購唐裝的楊女士的看法顯然頗有代表性,“這不是趕個時髦,穿個新鮮嘛,誰知道過了節(jié)還能不能再穿?!薄?br> 說到質量,絲綢產品易退色、易皺、難熨已是我國絲綢業(yè)發(fā)展的最大桎梏,也是長期以來絲綢企業(yè)的技術難關。在商機無限的今天,唐裝企業(yè)應該加快技術改造和創(chuàng)新。如何讓唐裝持續(xù)熱下去,是商家們應該認真面對的一個考驗,但愿唐裝不會曇花一現。
時尚的唐裝熱不僅讓成衣銷售店賺了個缽滿盆盈,江浙一帶許多已停產或半停產的絲綢廠也受益匪淺———開足馬力生產織錦緞面料,上游企業(yè)制絲廠也因此忙個不停。久受冷落的中式服裝制衣店也由此重獲新生。在北京市大新紡織專做中式服裝的滿福來、博人兩家柜臺,光做衣服的手工費一天就收了一萬多元。唐裝的盛行更是激發(fā)了蠶農們來年養(yǎng)蠶的積極性。看來,領導今年唐裝新潮流的上海APEC會議功不可沒,民族文化蘊藏的魅力轉眼就轉換成為巨大的經濟效益。有人估算,僅北京就有200多萬人穿上了唐裝,按每件唐裝平均200元保守計算,那就是4個多億的大市場!
然而,唐裝盛行也讓人頗有隱憂。在北京,唐裝占領了街頭巷尾的每個服裝攤,連開食品店的也捎帶經營起唐裝,至于各大型綜合商場、超市、批發(fā)市場,更是唐裝銷售的主渠道。面對巨大的市場,不少粗制濫造的唐裝乘機搭車銷售,有些廠家為趕活兒,便敷衍了事降格以求,質量難保參差不齊。如此下去,弄不好會砸了“唐裝”這個民族品牌。
盡管專家一再呼吁唐裝工藝來不得半點馬虎,真正“過得去”的唐裝價格“絕不會低于600元”,然而市面上仍然充斥著價格低廉的唐裝,這些唐裝面料往往不夠精良,做工也比較粗糙。市場上走一圈,發(fā)現還是二三百元普通價位的唐裝最為好賣。一位正在選購唐裝的楊女士的看法顯然頗有代表性,“這不是趕個時髦,穿個新鮮嘛,誰知道過了節(jié)還能不能再穿?!薄?br> 說到質量,絲綢產品易退色、易皺、難熨已是我國絲綢業(yè)發(fā)展的最大桎梏,也是長期以來絲綢企業(yè)的技術難關。在商機無限的今天,唐裝企業(yè)應該加快技術改造和創(chuàng)新。如何讓唐裝持續(xù)熱下去,是商家們應該認真面對的一個考驗,但愿唐裝不會曇花一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