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南的一個鄉(xiāng)下,阡陌縱橫,有成片成片的桑林。遠(yuǎn)遠(yuǎn)望去,仿佛是一片綠色的地毯,連綿不絕;又似北方的青紗帳、南方的甘蔗林,走進(jìn)去了,不知身在哪里,何處是邊緣。
應(yīng)該是個春天,陽光正好,嫩嫩的桑葉被照成透明狀,綠得更艷。淡淡的清香隨不時而至的山風(fēng)四處徜徉,有意無意間似在誘惑。
矮處的桑葉被女人采得差不多了,桑林頓時空曠起來。如此曠野中,施施然,走來一個讓山水失色的女子。
采桑女秦羅敷,《陌上?!芬辉娭械呐鹘恰?/p>
羅敷擅長養(yǎng)蠶和采桑,采桑來到了城南。用黑色絲繩做籃子上的絡(luò)繩,用桂枝做籃子上的提柄;她的頭上梳著倭墮髻,耳上掛著明月珠;杏黃的綾羅做下裙,紫色的綾羅制短襖。
路上行人看到了羅敷,就放下?lián)訐崮陧?;少年看到了羅敷,就脫下帽子整理發(fā)巾。耕田的忘了犁耙,鋤地的忘了鋤頭。耕鋤者歸來相互抱怨耽誤了勞作,只是因?yàn)樨澘戳肆_敷的美貌。
千嬌百媚,楚楚動人。那種美,古樸素雅,自然毫無做作,低頭采桑,淺笑盈盈,羅敷每一個動作都美妙無比,引人注目。
此時,遠(yuǎn)遠(yuǎn)地來了一輛用五匹馬拉的車子,慢慢停下來不走了。原來車上的人看見了羅敷,被她的美麗吸引住了。
一位大官,太守級別的,“寧可共載不?”
人家是巴結(jié)都巴結(jié)不上呢。要是碰到另外的女子,早就屁癲屁癲地跟去了。哪怕是做小妾,也是吃香的喝辣的,遠(yuǎn)遠(yuǎn)勝過辛苦勞作的采桑女??!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辈豢翰槐暗耐窬?,讓這個自以為是的大官當(dāng)場沒戲。
聰明機(jī)智的羅敷,還一個勁地夸起夫君來。目的是讓對方斷絕念頭,不再糾纏。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她口中的丈夫,打扮奢華,身份高貴,相貌英俊,風(fēng)度翩翩,是何等氣派!
十六七歲的年紀(jì),嫁了那么個“高富帥”的大官,估計(jì)是羅敷杜撰出來的。否則,羅敷完全可以坐在家里當(dāng)“官太太”,何必拋頭露面來采桑呢?采桑這個活兒,畢竟不是如今的“農(nóng)家樂”,輕松并快樂著。再說了,如果羅敷真有那么一個夫君,一個不足二十,一個已有四十,年齡懸殊不說,那個高官夫君可以放下身段,讓“貴夫人”去從事農(nóng)桑嗎?而且,當(dāng)面許多農(nóng)人的面,展現(xiàn)其美貌,讓人為之傾倒,他肯么?沒病才怪!
那么,羅敷是如何“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位丈夫呢?我倒認(rèn)同一位博友的看法:羅敷是根據(jù)蠶的形象來創(chuàng)作改編的,蠶就是她丈夫的原型。
因?yàn)榱_敷是一位養(yǎng)蠶姑娘。平時與蠶接觸多,對蠶的形象、秉性了如指掌。
蠶源自中國,身在東方;蠶是群養(yǎng)的,因蠶頭似馬頭,蠶常高昂著頭,姿勢似馬,有以馬喻蠶之說。
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似“驪駒”,稱之為“蟻蠶”。吃了桑葉,約兩天后身體就會變白似“白馬”。蠶尾巴上有尖狀突起,恰似馬束起的尾巴;且蠶頭也有黃斑點(diǎn),因此以黃金喻之。“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彼^鹿盧劍,就是劍身有一圈一圈繞成的樣子,無疑指的就是蠶的身段。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眲t是暗指蠶的生長周期。蠶一生經(jīng)歷蠶卵—蟻蠶—熟蠶—蠶繭—蠶蛾這五個階段,后四個階段都是與原文相映照的。蠶的一生共40多天,故“專城居”就是蠶成繭之時。
那個成熟的蠶,白皙、輕柔,身上有小絨毛,從從容容邁著方步,慢悠悠地走著。同為養(yǎng)蠶人,鄰居們都說“這個夫婿”是多么與眾不同??!如此看來,羅敷口中的夫君簡直就是蠶的模樣。
以這個“夫君”嚇退了那個“使君”,或許是羅敷靈機(jī)一動,信口開河臆想出來的?!耙孕Q為夫”的指代也說明了這位女子的智慧和勇敢。
法國作家席勒說過一句話,女人最大的魅力在于天性純正。一個女人愈是賦有活潑的直覺,未受污染的感性,就愈有女性智慧的魅力。
秦羅敷,就是這樣一位形神兼美、智勇雙全的絕代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