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1300℃的烈焰,有一種布料竟能做到毫發(fā)無傷!薄若蟬翼的布料,竟可以讓手機失去信號!當這些“黑科技”橫空出世,你是不是感覺到紡織正在顛覆你的認知?《開講啦》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wèi)林,分享紡織領域的“新故事”。
把世界紀錄圍在脖子上是種什么體驗?
節(jié)目一開場,央視主持人撒貝寧便以一種全新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他佩戴的那條色彩斑斕的圍巾,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這條圍巾可不容小覷,它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輕最薄的紡織面料,其纖維直徑僅是頭發(fā)絲的五分之一。
徐衛(wèi)林院士揭秘,這條圍巾采用了昂貴的羊絨紡織而成。大家都知道,羊絨的單纖維長度較短,難以紡成極細的紗線,但徐衛(wèi)林院士和他的團隊憑借“嵌入紡”技術,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細的紗線和最薄的面料,打破了傳統(tǒng)紡織技術的極限,極大地提升了紡織業(yè)的生產能力。不僅如此,這條圍巾所使用的紡織工藝還被應用于“嫦娥五號”搭載的五星紅旗上面,屬于名副其實的航天科技。
C919的尾翼竟然也要用編織技術
你敢想象嗎?國產大飛機C919的尾翼竟然也需要用到編織技術!
徐衛(wèi)林院士介紹,在所有材料中,纖維材料沿長度方向的比強度是最高的,所以它可以廣泛地應用于魚竿、賽車、輕量汽車,甚至大飛機的建造上。比如,C919中就大量地使用了碳纖維,通過編織而成的碳纖維材料,重量輕、強度高,可以保證大飛機飛得更遠、飛得更快。不僅是天上的飛機,地上跑的汽車也同樣運用著各種纖維材料和紡織品,比如汽車輪胎、安全帶、安全氣囊等。徐衛(wèi)林院士介紹,每輛汽車都會有二三十公斤的纖維材料或者紡織品被運用其中。
如何選擇羽絨服你知道嗎?
在寒冷的季節(jié),羽絨服成了抵御寒風的必備單品。然而,你真的了解如何挑選一件保暖的羽絨服嗎?徐衛(wèi)林院士告訴大家,羽絨服的保暖性能首先取決于一個關鍵指標——克重。簡而言之,羽絨服越蓬松,保暖效果越好。此外,保暖性還與羽絨服中每平方米的靜態(tài)空氣含量密切相關。因此,優(yōu)質的羽絨服通常采用高支高密的防風面料作為外層,這不僅能有效防止羽絨外鉆,還能減少空氣流動??諝饬鲃颖挥行Э刂?,羽絨服內部的靜態(tài)空氣量越大,保暖性能就越出色。
未來的紡織品長啥樣?
科技進步正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紡織時代。未來的紡織品將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功能,即使是最耳熟能詳的紡織品床單和衣物也將會有“新的故事”。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提升,紡織行業(yè)將越來越多地融入智能穿戴技術,能夠感應并響應人體的生理特征。例如,醫(yī)院中的病人可能會使用一種智能床單,它不僅能監(jiān)測翻身次數,還能實時跟蹤心跳和體溫;運動員在訓練時,可能會佩戴能夠感應心跳和出汗量的智能護胸或護腕。甚至,我們走路時腳底壓力產生的電能也能被收集起來,為手機充電、為衣物供暖……
徐衛(wèi)林院士說,沒有落后的產業(yè),只有落后的技術,隨著新技術賦能,未來紡織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廣泛。這是新質生產力為紡織行業(yè)帶來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性突破。
(esilk.net聲明: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