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組織對世界及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2-06-13 14:05:00
紡織工業(yè)是對外依存度較高的產業(yè),而紡織品服裝出口又受國際環(huán)境和世界經濟的影響較大,因此分析預測國際經濟的發(fā)展變化,對做好紡織出口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各有關國際組織對世界及中國經濟增長近期發(fā)布的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02年世界經濟將增長2.9%,2003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達到4.1%。今年美國經濟將增長2.3%,明年將增長3.4%。歐元區(qū)經濟今年的增長率將為1.4%,明年將達到2.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辦公室副主任查爾斯·亞當近日表示,隨著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回暖,亞洲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將從今年起逐步好轉。IMF預測今明兩年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5.9%和6.4%,其中,中國和印度由于擴大外貿開放和信息產業(yè)的快速增長而將處于領先地位,預計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7%和7.4%,印度分別為5.5%和%5.8%。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將大大促進亞洲內部貿易的增長,中國對于其他亞洲發(fā)展中國家而言,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地區(qū)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位官員還對多數亞洲發(fā)展中國家過分依賴美國市場的現狀表示擔憂,并指出亞洲發(fā)展中國家能否從全球經濟好轉中獲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部結構改革的進展。
聯合國:聯合國在4月25日發(fā)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可望達到1.8%,明年將達到3.2%。 報告稱,扭轉全球經濟下滑趨勢的動力是政府投資加強、利率降低以及能源價格走低等。美國在“9·11”事件后經濟恢復遠遠高于預測速度,但發(fā)展中國家外資引進漲幅較小、出口總量下降、出口商品價格低,其經濟增長缺乏后勁。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國已開始大規(guī)模進行2008年奧運會籌備工作,其經濟增長速度可望從去年的7.3%提高到今年的7.8%。
世界銀行:世界銀行報告認為,由于當前全球性經濟增長放慢范圍廣、程度深,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仍然緩慢,但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復蘇速度將快于發(fā)達國家。預測2002年下半年世界經濟將強勁增長,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為1.3%,發(fā)展中國家今年的增長速度可望達到3%,高于發(fā)達國家0.8%的增速。2003年全球GDP增長率將達到3.6%,比2001年和2002年有所改善, 但仍低于2000年3.9%的強勁表現。
報告認為,東亞地區(qū)的復蘇可能最為強勁,這得益于東亞多數經濟體都采取了擴大內需、刺激國內經濟增長的有力措施,而高技術產業(yè)可能再次發(fā)揮有利的作用。預計該地區(qū)今年的GDP增長會達到5%,在不出現不利突發(fā)事件的情況下,目前的回升勢頭有可能導致地區(qū)增長率在2003年達到7%,但面臨的風險依然很大。
亞洲開發(fā)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在4月9日公布的《2002年亞洲經濟展望》中指出,亞洲經濟將在2002年2003年進入持續(xù)發(fā)展階段。亞太區(qū)平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預計在2002年達到4.8%,2003年達到5.8%,與2001年3.7%的增速相比有所上升。亞行指出,今年東亞的經濟增長將“相對健全”,其GDP增長率將從2001年的3.9%上升到2002年的5.2%,2003年將達到6.2%,出口也將在2002年適度增長,并在2003年繼續(xù)反彈。預計中國經濟增長2002年為7%,2003年為7.4%。今年韓國增長4.5-4.7%,東盟整體則上升3%-3.5% 。
據亞行的報告,2002-2004年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前景是樂觀的。中國加入WTO以及北京贏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將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據測算,加入WTO的長期影響為每年增加1-2個百分點的GDP。奧運會的舉辦也需要投入巨資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在強勁的國內消費和投資帶動下,預計2002-2004年中國經濟每年將以7-7.4%的速度增長,通貨膨脹率保持在0.8-1.8%之間。
太平洋經合組織: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PECC)在最新發(fā)表的太平洋經濟前景報告中指出,太平洋經濟體目前面對的最大風險有幾個,包括油價的波動,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農產品和捕魚量的影響,以及美元資產價值的變化等。
該報告指出,去年“9·11”事件對消費者及投資者信心的短暫打擊已經消退,而各國央行積極調控貨幣政策也已見成效。除了日本經濟仍不明朗外,今年區(qū)內大部分經濟體將會有復蘇跡象,而短期前景的不明朗因素已較6個月前減少。預計今年區(qū)內經濟將會加快增長,但增長率仍然會低于3%,預期明年將會加快至4%。美國經濟今年預計會增長2.5%,中國會維持7.5%以上的增長。
《經濟學家》:英國《經濟學家》最近發(fā)表的報告顯示,世界經濟已經開始復蘇,預期未來兩年經濟將持續(xù)復蘇,今年增長2.7%,明年增長4.1%。報告指出,世界經濟在去年第4季已經重新增長,由于前景展望樂觀,今年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將有顯著改善,今年增長步伐將會加快,并會持續(xù)到明年,一些新興國家也可望因而受惠。
《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今年的增長率為2.2%,增長的動力來自企業(yè)補充存貨,及減稅政策刺激消費開支,至于歐元區(qū)今年經濟增長將達到1.2%。它預期日本經濟仍未能復蘇,今年經濟將會收縮0.8%,比去年還要差。
經合組織:據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春季經濟展望報告,經合組織國家的經濟正在復蘇,預計該組織成員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8%,明年將可望提高到3%。
報告認為,美國經濟在去年增長速度大減后率先回升。由于消費者信心增強,美聯儲大踏步降低利率,投資逐步恢復,美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預計將達到2.5%,大大高于去年的1.2%,而明年可能上升到3.5%。今年歐元區(qū)經濟仍將處于低潮,復蘇的跡象不甚明顯,盡管貨幣條件較為寬松,但消費者信心和家庭消費開支起色不大,上半年經濟活動仍然比較乏力,下半年才會有所好轉,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僅能實現1.3%的增長,低于去年的1.6%,明年將回升到2.9%。 關于日本經濟,在日元匯率下降的剌激下,日本的出口有所恢復,但生產仍將處于十分疲弱的狀態(tài),經濟形勢在今年年內將難以得到顯著的改善,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0.7%,明年將增長0.3%左右。
經合組織的專家們在報告中告誡,目前世界經濟中的一些風險還繼續(xù)存在,各國的決策者們仍然面臨著“不可忽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原油價格走勢和對消費者信心帶來不利影響的勞動力市場的持續(xù)惡化。路透社:據路透社近期對非官方研究機構分析師所作的調查顯示,中國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測平均值為7.1%,2003年預計增長7.6%。
與去年12月的調查相比,分析師們略微調降了對今年的預測值。他們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短期內將對國內就業(yè)造成較大壓力,消費的增長乏力將減少其對經濟的貢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02年世界經濟將增長2.9%,2003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達到4.1%。今年美國經濟將增長2.3%,明年將增長3.4%。歐元區(qū)經濟今年的增長率將為1.4%,明年將達到2.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辦公室副主任查爾斯·亞當近日表示,隨著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回暖,亞洲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將從今年起逐步好轉。IMF預測今明兩年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5.9%和6.4%,其中,中國和印度由于擴大外貿開放和信息產業(yè)的快速增長而將處于領先地位,預計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7%和7.4%,印度分別為5.5%和%5.8%。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將大大促進亞洲內部貿易的增長,中國對于其他亞洲發(fā)展中國家而言,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地區(qū)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位官員還對多數亞洲發(fā)展中國家過分依賴美國市場的現狀表示擔憂,并指出亞洲發(fā)展中國家能否從全球經濟好轉中獲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部結構改革的進展。
聯合國:聯合國在4月25日發(fā)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可望達到1.8%,明年將達到3.2%。 報告稱,扭轉全球經濟下滑趨勢的動力是政府投資加強、利率降低以及能源價格走低等。美國在“9·11”事件后經濟恢復遠遠高于預測速度,但發(fā)展中國家外資引進漲幅較小、出口總量下降、出口商品價格低,其經濟增長缺乏后勁。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國已開始大規(guī)模進行2008年奧運會籌備工作,其經濟增長速度可望從去年的7.3%提高到今年的7.8%。
世界銀行:世界銀行報告認為,由于當前全球性經濟增長放慢范圍廣、程度深,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仍然緩慢,但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復蘇速度將快于發(fā)達國家。預測2002年下半年世界經濟將強勁增長,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為1.3%,發(fā)展中國家今年的增長速度可望達到3%,高于發(fā)達國家0.8%的增速。2003年全球GDP增長率將達到3.6%,比2001年和2002年有所改善, 但仍低于2000年3.9%的強勁表現。
報告認為,東亞地區(qū)的復蘇可能最為強勁,這得益于東亞多數經濟體都采取了擴大內需、刺激國內經濟增長的有力措施,而高技術產業(yè)可能再次發(fā)揮有利的作用。預計該地區(qū)今年的GDP增長會達到5%,在不出現不利突發(fā)事件的情況下,目前的回升勢頭有可能導致地區(qū)增長率在2003年達到7%,但面臨的風險依然很大。
亞洲開發(fā)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在4月9日公布的《2002年亞洲經濟展望》中指出,亞洲經濟將在2002年2003年進入持續(xù)發(fā)展階段。亞太區(qū)平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預計在2002年達到4.8%,2003年達到5.8%,與2001年3.7%的增速相比有所上升。亞行指出,今年東亞的經濟增長將“相對健全”,其GDP增長率將從2001年的3.9%上升到2002年的5.2%,2003年將達到6.2%,出口也將在2002年適度增長,并在2003年繼續(xù)反彈。預計中國經濟增長2002年為7%,2003年為7.4%。今年韓國增長4.5-4.7%,東盟整體則上升3%-3.5% 。
據亞行的報告,2002-2004年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前景是樂觀的。中國加入WTO以及北京贏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將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據測算,加入WTO的長期影響為每年增加1-2個百分點的GDP。奧運會的舉辦也需要投入巨資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在強勁的國內消費和投資帶動下,預計2002-2004年中國經濟每年將以7-7.4%的速度增長,通貨膨脹率保持在0.8-1.8%之間。
太平洋經合組織: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PECC)在最新發(fā)表的太平洋經濟前景報告中指出,太平洋經濟體目前面對的最大風險有幾個,包括油價的波動,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農產品和捕魚量的影響,以及美元資產價值的變化等。
該報告指出,去年“9·11”事件對消費者及投資者信心的短暫打擊已經消退,而各國央行積極調控貨幣政策也已見成效。除了日本經濟仍不明朗外,今年區(qū)內大部分經濟體將會有復蘇跡象,而短期前景的不明朗因素已較6個月前減少。預計今年區(qū)內經濟將會加快增長,但增長率仍然會低于3%,預期明年將會加快至4%。美國經濟今年預計會增長2.5%,中國會維持7.5%以上的增長。
《經濟學家》:英國《經濟學家》最近發(fā)表的報告顯示,世界經濟已經開始復蘇,預期未來兩年經濟將持續(xù)復蘇,今年增長2.7%,明年增長4.1%。報告指出,世界經濟在去年第4季已經重新增長,由于前景展望樂觀,今年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將有顯著改善,今年增長步伐將會加快,并會持續(xù)到明年,一些新興國家也可望因而受惠。
《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今年的增長率為2.2%,增長的動力來自企業(yè)補充存貨,及減稅政策刺激消費開支,至于歐元區(qū)今年經濟增長將達到1.2%。它預期日本經濟仍未能復蘇,今年經濟將會收縮0.8%,比去年還要差。
經合組織:據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春季經濟展望報告,經合組織國家的經濟正在復蘇,預計該組織成員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8%,明年將可望提高到3%。
報告認為,美國經濟在去年增長速度大減后率先回升。由于消費者信心增強,美聯儲大踏步降低利率,投資逐步恢復,美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預計將達到2.5%,大大高于去年的1.2%,而明年可能上升到3.5%。今年歐元區(qū)經濟仍將處于低潮,復蘇的跡象不甚明顯,盡管貨幣條件較為寬松,但消費者信心和家庭消費開支起色不大,上半年經濟活動仍然比較乏力,下半年才會有所好轉,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僅能實現1.3%的增長,低于去年的1.6%,明年將回升到2.9%。 關于日本經濟,在日元匯率下降的剌激下,日本的出口有所恢復,但生產仍將處于十分疲弱的狀態(tài),經濟形勢在今年年內將難以得到顯著的改善,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0.7%,明年將增長0.3%左右。
經合組織的專家們在報告中告誡,目前世界經濟中的一些風險還繼續(xù)存在,各國的決策者們仍然面臨著“不可忽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原油價格走勢和對消費者信心帶來不利影響的勞動力市場的持續(xù)惡化。路透社:據路透社近期對非官方研究機構分析師所作的調查顯示,中國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測平均值為7.1%,2003年預計增長7.6%。
與去年12月的調查相比,分析師們略微調降了對今年的預測值。他們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短期內將對國內就業(yè)造成較大壓力,消費的增長乏力將減少其對經濟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