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IBHAV KAPOOR視點(2006年8月3日)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6-08-03 16:21:00
原文請看金蠶網英文版
(編者注: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讀者們推薦更多的國際絲綢業(yè)內人士向大家提供多角度的分析文章)
金奈海關的暗箱操作使守法絲綢進口商麻煩不斷
·守法的廠絲進口商被迫屈服于海關將估價金額提高到每公斤29美元;
·海關挑選三名廠絲進口商給予他們清關時估價金額為每公斤17美元左右的特權;
·過去三年內中國廠絲從沒有跌倒每公斤17美元的價格水平;
·修訂價格的權利被特權階級所把持;
·提高估價隨之而來的附加義務給定期進口商和貿易商帶來不可忍受的損失。
海關腐敗盛行,令人生厭。近日金奈海關就進口廠絲的估價問題進行了多方咨詢和考慮,但總體上在事情的處理上還是被腐敗陰影所籠罩,要不然怎么會某些進口商按每公斤15-17美元的價格清關,而其他的守法商卻不得不接受每公斤29美元的估價。
2006年5月中國廠絲一般的出口價格(國際市場價格)在每公斤23.5到24.5美元之間,所以,在2006年5月或6月到貨的廠絲一般是5月份在每公斤23.5到24.5美元的價格區(qū)間內訂購的。事實上很多進口商也確實是在這樣的價格訂購的。六月初當出口價格還在24.5-25.5美元之間波動時,價格開始上漲。大多數(shù)印度進口商在這個價格點位上進貨的。
金奈海關的廠絲最低估價看起來是以今年三四月份國際市場的價格為參照的,但只要中國市場的訂購價格上漲,金奈海關也隨之提高估價。同樣地,只要中國市場的訂購價格下跌,金奈海關也必須隨之下調估價。來自班加羅爾和瓦拉納西一些主要的絲綢貿易團體已就此事與金奈海關磋商,但至今沒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一商一價,金奈海關這樣的的灰色操作,很不公平,其實這也是公開的秘密了,但是,中國市場過去三年從沒有出現(xiàn)17美元的價格,這樣的估價,太過分了。
現(xiàn)在有一點可以相信,那就是金奈海關對廠絲估價的權利被特權階級所享有,要不然怎么會只有金奈海關在這點上如此操作,而海關的其他部門都照章行事呢?
印度政府早已對廠絲征收反傾銷稅,規(guī)定廠絲的最低到岸價格為每公斤27.97美元,照此推算,海關的最低估價也應該在每公斤21.5美元左右。金奈海關超越特約,否定政府對絲綢行業(yè)的保護行為,代表行業(yè)利益的絲綢團體一再要求金奈海關重新考慮,可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也沒有給出令人說服的理由。
希望事情的發(fā)展會有轉機出現(xiàn),守法進口商的利益能到保護。
(編者注: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讀者們推薦更多的國際絲綢業(yè)內人士向大家提供多角度的分析文章)
金奈海關的暗箱操作使守法絲綢進口商麻煩不斷
·守法的廠絲進口商被迫屈服于海關將估價金額提高到每公斤29美元;
·海關挑選三名廠絲進口商給予他們清關時估價金額為每公斤17美元左右的特權;
·過去三年內中國廠絲從沒有跌倒每公斤17美元的價格水平;
·修訂價格的權利被特權階級所把持;
·提高估價隨之而來的附加義務給定期進口商和貿易商帶來不可忍受的損失。
海關腐敗盛行,令人生厭。近日金奈海關就進口廠絲的估價問題進行了多方咨詢和考慮,但總體上在事情的處理上還是被腐敗陰影所籠罩,要不然怎么會某些進口商按每公斤15-17美元的價格清關,而其他的守法商卻不得不接受每公斤29美元的估價。
2006年5月中國廠絲一般的出口價格(國際市場價格)在每公斤23.5到24.5美元之間,所以,在2006年5月或6月到貨的廠絲一般是5月份在每公斤23.5到24.5美元的價格區(qū)間內訂購的。事實上很多進口商也確實是在這樣的價格訂購的。六月初當出口價格還在24.5-25.5美元之間波動時,價格開始上漲。大多數(shù)印度進口商在這個價格點位上進貨的。
金奈海關的廠絲最低估價看起來是以今年三四月份國際市場的價格為參照的,但只要中國市場的訂購價格上漲,金奈海關也隨之提高估價。同樣地,只要中國市場的訂購價格下跌,金奈海關也必須隨之下調估價。來自班加羅爾和瓦拉納西一些主要的絲綢貿易團體已就此事與金奈海關磋商,但至今沒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一商一價,金奈海關這樣的的灰色操作,很不公平,其實這也是公開的秘密了,但是,中國市場過去三年從沒有出現(xiàn)17美元的價格,這樣的估價,太過分了。
現(xiàn)在有一點可以相信,那就是金奈海關對廠絲估價的權利被特權階級所享有,要不然怎么會只有金奈海關在這點上如此操作,而海關的其他部門都照章行事呢?
印度政府早已對廠絲征收反傾銷稅,規(guī)定廠絲的最低到岸價格為每公斤27.97美元,照此推算,海關的最低估價也應該在每公斤21.5美元左右。金奈海關超越特約,否定政府對絲綢行業(yè)的保護行為,代表行業(yè)利益的絲綢團體一再要求金奈海關重新考慮,可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也沒有給出令人說服的理由。
希望事情的發(fā)展會有轉機出現(xiàn),守法進口商的利益能到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