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觸底反彈 產能過剩壓力不可小視(2009年6月18日繭絲行情述評)
來源:陌上桑
作者:陌上桑
時間:2009-06-19 08:48:10
短期觸底反彈 產能過剩壓力不可小視(2009年6月18日繭絲行情述評)
作者:陌上桑
今日(周四)逆轉前四天跌勢,今日走出反彈行情,盤面以換手為主。干繭凈持有量稍有增加,成交量只有昨日的一半,為44批(手);生絲B類凈持有量稍有減少,成交量與昨日持平,為80手(批)。干繭現(xiàn)貨月合約、200909合約和201003合約分別報收59000元、60200元和64300元;生絲現(xiàn)貨月合約、200909合約和201003合約分別報收189000元、190800元和201600元。
今年1到5月份到歐洲市場的絲綢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隨著歐洲傳統(tǒng)長假的即將到來,下面兩個月的訂單可能還是不容樂觀。
一直以來,繅絲行業(yè)進入門檻都很低,然而,低門檻也是行業(yè)產能過剩的負面重要原因。這就像一個在山底下的登山者,不知道那條路可以上山,當然就只有跟著別人走。技術水平不夠、經濟規(guī)模不大的企業(yè),就如在山底下找不著北的登山者。由于國內絕大多數(shù)的企業(yè)都屬于這一類的登山者,大家都往一條道上走,擁擠不堪導致產能過剩。
目前,行業(yè)產能過剩的不良后果越來越影響行業(yè)的運行。稍有盈利機會,要搶繭子大家一起搶,關停的馬上開工,要賣絲大家一起壓價。成本加壓運轉不暢的情況下,無序競爭更加明顯。
受價格因素影響,在產品同質化特征顯著的絲綢行業(yè)行業(yè)由于產品附加值低、成本壓力大、產能過剩受到的沖擊更大。產能過剩,對于現(xiàn)階段的中國來說,是一種常態(tài)。要改變這一狀況,恐怕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但至少在現(xiàn)在,必須提高進入門檻。
(esilk.net聲明: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作者:陌上桑
今日(周四)逆轉前四天跌勢,今日走出反彈行情,盤面以換手為主。干繭凈持有量稍有增加,成交量只有昨日的一半,為44批(手);生絲B類凈持有量稍有減少,成交量與昨日持平,為80手(批)。干繭現(xiàn)貨月合約、200909合約和201003合約分別報收59000元、60200元和64300元;生絲現(xiàn)貨月合約、200909合約和201003合約分別報收189000元、190800元和201600元。
今年1到5月份到歐洲市場的絲綢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隨著歐洲傳統(tǒng)長假的即將到來,下面兩個月的訂單可能還是不容樂觀。
一直以來,繅絲行業(yè)進入門檻都很低,然而,低門檻也是行業(yè)產能過剩的負面重要原因。這就像一個在山底下的登山者,不知道那條路可以上山,當然就只有跟著別人走。技術水平不夠、經濟規(guī)模不大的企業(yè),就如在山底下找不著北的登山者。由于國內絕大多數(shù)的企業(yè)都屬于這一類的登山者,大家都往一條道上走,擁擠不堪導致產能過剩。
目前,行業(yè)產能過剩的不良后果越來越影響行業(yè)的運行。稍有盈利機會,要搶繭子大家一起搶,關停的馬上開工,要賣絲大家一起壓價。成本加壓運轉不暢的情況下,無序競爭更加明顯。
受價格因素影響,在產品同質化特征顯著的絲綢行業(yè)行業(yè)由于產品附加值低、成本壓力大、產能過剩受到的沖擊更大。產能過剩,對于現(xiàn)階段的中國來說,是一種常態(tài)。要改變這一狀況,恐怕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但至少在現(xiàn)在,必須提高進入門檻。
(esilk.net聲明: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